太魯閣精華:燕子口步道

太魯閣燕子口壯麗的峽谷

太魯閣是台灣最具代表性點,一般我們所說的太魯閣,也是比較狹義的太魯閣,指的是從中橫公路(台8線)187.5K處(靠近花蓮)的東西橫貫公路」牌樓或稱「太魯閣牌樓」至天祥這一段近20公里公路一帶的峽谷,這一帶立霧溪下切形成壯觀的峽谷,而中橫公路即沿著立霧溪兩側山壁開鑿而過,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燕子口、九曲洞的峽谷公路景觀。當然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不僅如此,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達9萬公頃,橫跨花蓮、南投、台中,包括合歡山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知名景點。

燕子口,錐麓吊橋上攝影,2015年


太魯閣雖然從「太魯閣牌樓」至天祥僅約20公里,但真的要遊這一塊區域,也是有許多種不同的玩法,搭車從車上看太魯閣峽谷,到用步行深入這附近的步道,可能從2-3小時走完,到花好幾天也覺得沒辦法逛透。記得高中參加救國團的天祥、太魯閣健行隊,就要好幾天的時間。所以遊太魯閣,基本上就要視遊客的時間、交通工具,來安排行程,但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是分好多次前來,把不同地方一一拜訪完畢。


一、太魯閣主要景點

關於太魯閣地區的景點,如果體力好的人,我首先會推薦錐麓古道,走完約需4-6小時,需申請入山證及入園證,並有總量上的管制,走過錐麓古道,大概會覺得太魯閣其他步道不論是景緻、難度都是小兒科(參閱遊記連結:東亞第一斷崖 太魯閣 錐麓古道),除錐麓古道,太魯閣還有幾處知名步道,由東而西,首先是位於東西橫貫公路東邊入口處,太魯閣遊客中心一帶的小錐麓步道及砂卡礑步道、天祥與慈母橋間的綠水合流步道、天祥一帶的白楊步道(參閱遊記:合歡越嶺道(台14甲)、中部橫貫公路(東)&白楊步道)及文山步道。除了上述步道,另外也有幾處知名照相用的地標景點(由東而西):太魯閣牌樓、長春祠、慈母橋、祥德寺(天祥),這些都算是來太魯閣一帶可以逛的地方。


錐麓古道是太魯閣內最值得一走的步道,2015年攝


水濂洞,白楊步道亦是太魯閣內重要步道,2015年攝



二、燕子口位置-舊中橫公路的前往

除了上述步道及景點,另有兩處最重要的地點,就是燕子口及九曲洞,這裡是太魯閣峽谷最壯觀的地方,原本的中橫公路就是沿這峽谷的峭壁而建。但因為是熱門景點,又容易有落石,為了安全,也為了交通順暢,原本公路就改挖長隧道而過,而舊中橫公路就改為步道,其中九曲洞步道一直在整修中(已於2019年整修完畢並對外開放),而燕子口這一帶舊中橫公路全長約1.4公里,目前交通主動線已完全被燕子口隧道給替代,如果開車走燕子口隧道,將會看不到壯觀的燕子口峽谷地形。因此自行開車前往燕子口,最需要注意的是,燕子口是位於舊中橫公路上,如果沒注意,會經過隧道,路過而不自知。




如果從東邊花蓮過來,在布洛灣借完安全帽後,會先經過一條長隧道-溪畔隧道,出隧道後就要稍微放慢車速,約500公尺後,在要進入燕子口隧道前,右邊會有一條小路,這小路就是原本的舊中橫公路,也是前往燕子口的馬路,這裡路邊有一座吊橋,就是知名的錐麓吊橋,是錐麓古道東邊的出入口。目前燕子口這一段舊中橫公路,是採人車共用的方式,車子可以開進去,但切記慢行,此外目前燕子口步道,汽車僅能東向西單向行駛,所以開車也僅能從東邊錐麓大吊橋這邊進入。

燕子口步道東邊入口處,從溪畔隧道出來後約500公尺,照片中右邊小路即是燕子口步道(舊中橫公路),翻拍自google map街景


燕子口步道西邊出口,燕子口步道汽車是單向行駛,翻拍自google map街景


三、遊燕子口注意事項

關於走燕子口步道,有兩件事情必須先特別注意。首先,就是燕子口這一帶常有落石,行走這個步道最好戴安全帽,如果自行開車前往,記得在中橫公路跟往布洛灣的叉路前,有個安全帽借用處,先停車借安全帽,免費借用,回程時再還就可以,我印象就只有這裡可以借安全帽。其次,就是找停車位置的問題。其實嚴格講,整個太魯閣地區,除了少數地方如天祥等,基本上都有停車的問題,尤其最精華的燕子口、九曲洞峽谷地方,除了隧道跟沿山壁而建的公路外,根本不可能建大型停車場。所以自行開車,比較可行的選項是將車停在靳珩公園附近,靳珩公園位於舊中橫公路燕子口一帶的正中央位置,也是比較安全的停車地帶。

安全帽免費借用處,位於轉進布洛灣前,請先借好安全帽再走燕子口步道,翻拍自google map街景


四、靳珩公園-燕子口停車、休息處

靳珩公園,很奇特的名字,靳珩是人名,一名工程師,是當時負責這個路段興建的段長,1957年10月巡視橋梁工程時,被地震的落石從橋上擊落山谷殉職,蔣經國為紀念他,將這橋取名為靳珩橋,並在橋旁蓋了靳珩公園,公園內還有個公路局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,這是條平均一公里以一條人命換來的公路。靳珩公園,是燕子口一帶稍微有較大腹地的地方,這邊可以停車,但也不是停車場,就是路邊白線可停車。靳珩公園剛好在燕子口的中間地帶,往燕子口兩側公路入口,各約700公尺距離,此外靳珩公園這邊有個小商店,賣著飲料食物,這一天中餐就是在這邊使用。

靳珩公園拍往靳珩橋


五、燕子口步行

燕子口到九曲洞一帶,立霧溪變得狹窄,而這峽谷從溪谷到頂端落差超過1,000公尺,走在這峽谷中,就只能一直讚嘆造物者的偉大。在這邊可以觀察壺穴地形,就是對面的山壁有一個個洞穴,這是大自然的傑作,壺穴有兩種,一種是地下水的出水口,另一種則是河流的侵蝕洞穴,基本上洞穴口朝著上游的是侵蝕所造成,洞穴口朝著下游的就是地下水溶蝕的洞穴,此外,當我們走在這中橫公路上,我們也會讚嘆能把公路開到這邊來的不簡單,另外錐麓古道知名的錐麓大斷崖,也是在燕子口跟九曲洞的上方。不過走這在這峽谷,一定要注意安全,這裡落石頗多,屢屢造成人們當傷亡,辛苦一下帶個安全帽。

對岸的壺穴

務必要戴安全帽,以前曾經遇過落石,很震撼

峭壁、峽谷、公路、絕景

燕子口

從錐麓古道上看燕子口

六、大自然乘載的極限

雖然近來聽說到太魯閣遊玩的觀光客變少,但以目前變少後的遊客數量,我個人還是覺得超過太魯閣所能承受的負荷,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大自然所能接受的負荷是有其極限,損失的將不只是觀光客的旅遊體驗,更是大自然無法恢復的永遠破壞。在墾丁、在太魯閣、在日月潭、在阿里山、在九份,破壞土地的人,其實就是我們台灣人自己。近利的商人,無能的政府,在利益面前,眼中就只有觀光客人數,無視於這塊土地的負荷能力 ,無視於帶給觀光客良好的旅遊體驗與口碑,最終被懲罰的終將是我們自己,也是我們發展觀光產業的最大危機

以太魯閣為例,很明顯這裡的地形就是無法容納那麼多的汽車,外加沒有完善的停車規劃,亦無良好的接駁措施。停車問題,在太魯閣根本就是夢靨,結果路邊的任意停車,造成峽谷中的交通混亂,而混亂事小,更嚴重的是根本性安全,如果在燕子口交通混亂遇上落石,我很懷疑可能連閃避的機會都沒有,而在太魯閣中,看到包車的計程車或遊覽車,無視交通規則,大喇喇地將車停在路邊,讓遊客下車照相,更是見怪不怪。

燕子口西邊出口,這是2016年2月google街景拍攝的畫面,這樣交通既沒有旅遊品質,在峽谷中的塞車也危險,慶幸這次來沒那麼誇張,翻拍自google map街景地圖


台灣各主要景點的觀光災難其實都似曾相似,商人們不思提供遊客難忘旅遊體驗,僅憑藉景點的知名度,或要求政府政治上的作為招攬遊客,人來了!又只想短視的海撈一筆,多數商店提供大同小異毫無特色的商品,交通混亂不堪,明明透過大眾接駁運輸可解決的九份、太魯閣,卻任由他們混亂,還有搞到連台灣人自己都不想去的墾丁,當旅遊的深度不在,當負面旅遊體驗的長期被累積,當大自然能接受的乘載量超過負荷,受傷的就是我們自己而已。因此要提醒我們的政府,從阿里山、太魯閣、墾丁等台灣這些知名景點,是幾十年甚至百年,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名號,但摧毀它只需要幾年的時間,如果我們不思觀光的基本建設,僅想透過行銷,期待招攬更多的觀光客,在網路時代,別忘了人多,代表臭名可以更快傳千里。

延伸文章: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